绍兴酒的营养 绍兴黄酒营养丰富,而且具有蒸馏白酒不具备的增加营养和调节营养的双向功能。 据对“太雕酒”的科学分析,太雕酒内含多种氨基酸,总含量每升高达677.9毫克,尤其内含人体必需的,而人体本身又不能合成,只能依靠从食物中摄取的8种氨基酸达2550毫克,是啤酒的11倍,葡萄酒的12倍,其中尤其是人体发育不可缺的赖氨酸含量达1.25毫克,还有以琥珀酸为主的有机酸近10种、维生素多种。如把啤酒比成“液体面包”,那么太雕酒就堪称“液体蛋糕”。 有人担心,在食物极其丰富的当今,人们会因营养过剩而得“富贵病”,然而根据Zui新研究发现,根据Zui新的化验,太雕酒还含有调节营养的多酚、低肽和γ-氨基丁酸。多酚和低肽可以清除自由基,延缓衰老,γ-氨基丁酸可以降低胆固醇,防止血管硬化。此外,太雕酒还有独特的中药药理作用:活血通络,是多种药物必不可少的泡制剂。 太雕酒的品饮之道 茶有茶道,酒亦有酒道。啤酒是动感的,适宜欢乐畅饮;白酒是豪爽的,适宜一小杯一小杯地干。而黄酒是温和的,宜慢慢品,方能品味出其曼妙滋味。 在气温10℃以下的季节,太雕酒宜温着喝。一般绍兴当地黄酒加热方法是“串筒水烫”,妙不可言。将酒倒入串筒,然后放入沸水中水浴,使酒逐渐变温。一般加温至酒香四溢,入口温和舒适即可。加温后的太雕酒即倒入锡壶,然后将酒倒入杯中,琥珀色的酒液在杯中荡漾,夹带着缕缕酒香,十分怡人。太雕酒热热地喝下去,不光暖胃活血,其酒性散发得也快,身体比较舒服。 盛夏季节,太雕酒宜存放在3℃左右冰箱内,冰镇饮用,酒量稍逊者可加冰块。琥珀色的黄酒与晶莹的冰块相映,赏心悦目,清爽且不易醉。 太雕酒属于细酌慢饮之酒,其下酒菜也是耐嚼滋味长的那种。如盐煮花生、茴香豆、豆腐干等。太雕酒的绝配当属大闸蟹,即古人所说的“持螯下酒”。大闸蟹味美,但性寒不能多吃。而太雕酒性温,温寒相抵无疾患之虞,又太雕酒Zui能去除腥味,食之更觉香美。 邀三二知己,置四五小菜,与友人一道浅斟慢品太雕酒,那是人生的一种至趣。当酒饮微醺时,人会逐渐放松下来,于是彼此就有了倾吐的欲望,有了抒发的躁动,有了了解的勇气,有了探求的渴盼,人与人间的距离近了,心灵的窗户一寸一寸地打开……
太雕酒与菜的搭配 大闸蟹与太雕酒 秋风习习,Zui是品尝大闸蟹的好时节。古人云:九月圆脐十月尖,持螯饮酒菊花天。我们的先人们在菊花绽放的季节,邀来三五知已,以蟹佐酒,吟诗作乐,体会到人生的一种乐趣。 螃蟹味美,又有营养,因而向来受到历代文人赞誉及食客喜爱。李渔曾形容螃蟹为“蟹之鲜而肥,甘而腻,白似玉,而黄似金,已造色、香、味三者之极,更无一物可以上之”。民间亦有“蟹味上桌百味淡”的说法。所以许多人都嗜吃蟹,尤其是大闸蟹。大闸蟹产于江浙一带,其由来源于古时渔民夜间捕蟹。在湖中筑起草闸,置上渔火,喜亮光的蟹便会成群地爬上草闸,继而渔民逐个捉之,此举收获颇多,大闸蟹由此得名。秋季的大闸蟹蟹黄厚、蟹膏丰,肉质丰满、鲜嫩,气味清香四溢,备受人们喜爱。 温和绵柔的太雕酒配以至鲜的大闸蟹,给予你的味蕾无以伦比的享受。据闻香港人吃大闸蟹之风甚健,每到金秋时节,众多酒楼生意特别兴隆,“鉴湖、花雕、持螯、烫酒”的霓虹灯和宣传广告闪烁得令人眼花缭乱,一枝独秀的太雕酒和肥硕膏黄的河蟹,大受港人青睐。 黄酒宜温 太雕酒不光酿制精妙,其喝法亦大有讲究。冬季,太雕酒宜加温喝,至35-45℃左右为适。此时,酒香四溢,饮之暖胃活血。若酒温太低,酒香出不来,太高,酒精易挥发。温酒的方法一般是用沸水置容器中,再放入酒樽,使酒逐渐变温。一般绍兴当地黄酒加热方法是“串筒水烫”,妙不可言,堪称一绝。鲁迅小说《孔乙己》中有这样的描述:“鲁镇的酒店的格局,是和别处不同的: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,柜里面预备着热水,可以随时温酒。”孔乙己每次去喝酒总是对柜台说:“温两碗酒,要一碟茴香豆。”然后排出九文大钱。 古籍中也不泛冬日喝黄酒宜温的介绍,如《红楼梦》第八回中有宝钗一番酒加热了才能喝的议论:宝玉要在薛姨妈处喝酒,说:“不必烫暖了,我只爱喝冷的。”薛姨妈说:“吃了冷酒,写字打颤儿。” 宝钗笑道:“宝兄弟,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,难道就不知道酒性Zui热,若热吃下去,散发就快,要冷吃下去,便凝结在内,拿五脏去暖他,岂不受害。” “写字打颤儿”其实是醉酒的一种表现,而吃冷酒容易醉,而且醉酒的时间也会拉长。 |